- 说明
- 点击数:2377
- 一般低温是指低于-29~-196℃范围内,在-196~-269℃为超低温范围。石化企业规定低于-20℃就算低温。一般碳素钢、低合金钢、铁素体钢,在低温下韧性急剧下降,脆性上升。这种现象称为材料的冷脆现象。为了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,不仅要求材料在常温时有足够的强度、韧性、加工性能,而且要求材料在低温下也具有抗脆化的能力。另外材料在低温时会发生收缩,各个零件收缩率不同,这是使某些密封部位发生泄漏的原因。因此,要研究各部位的材料、结构,防止低温时产生间隙。
- 在引进设备进入我国以前的20世纪70~80年代间,制作低温调节阀的材料也就是铜合金、奥氏体不锈钢。那时也没有低温阀的用钢标准。直到1994年,制订了机械工业行业标准JB/T7248-1994《阀门用低温钢铸件技术条件》。1995年制订了JB/T7749-1995《低温阀门技术条件》。国外低温铸钢的材料标准是ASTMA352/A352M-2003《低温承压件用铁素体和马氏体钢铸件标准规范》
- LCA,LCB,LCC和WCA,WCB,WCC的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,但使用温度范围不同。WCB为-29~425℃,WCC为-29~425℃,而LCB为-46~345℃,LCC为-46~370℃。
- 深冷处理是将零件浸入低温液氮箱中保温一定时间,以减少其由于温差和金相组织改变而产生的变形,从而提高阀门在低温时的密封性能的一种处理方法。奥氏体不锈钢在马氏体转变温度时,部分奥氏体变成马氏体而引起体积变化,导致零件变形,这是阀门密封面泄漏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此外,由于温度降低时零件产生冷缩,以及温差应力引起阀门零件不规则的变形,也是引起低温泄漏的一个原因。为此,零件在精加工前(如密封面研磨前),对主要零件如阀体、阀盖、阀瓣(球体、蝶板)、阀杆、紧固件等进行低于工作温度下的深冷处理。
- 一般规定,在-101℃以下使用的调节阀主要零件,在精加工前要进行深冷处理。如果用户要求高时,高于-101℃工作的低温调节阀零件也要进行深冷处理。
- 深冷处理的方法。将要处理的零件浸放在液氮箱内进行冷却,当零件温度达到-196℃时,开始保温1-2h,然后取出箱外自然处理到常温,重复循环两次。